夜晚的車間,噴涂產線的粉塵模糊了窗戶透過的燈光。湖南航天新材料院噴涂操作工李工在噴槍的滋滋聲中接過了同事遞來的下一盤產品。今年以來,新材料院表面處理中心產線始終滿負荷運轉,黑色部件如一個個漆黑的深夜,注視著這群為航天裝備披覆“戰甲”的人。
“多線作戰”破困局
面對激增三倍的生產任務,表處中心創新構建“多循環”作戰體系:技術破壁組晝夜攻堅:技術工藝團隊將辦公桌搬進車間,90后工程師楊工駐守現場調試參數至凌晨,經過不斷測試,通過創新熟化工藝、優化噴涂參數、設計仿形工裝“三管齊下”,攻克了多項有機噴涂工藝難題。改進后產品涂層耐蝕性得到了顯著提升,同時產品外觀合格率和生產效率也較之前有極大改善,為產品交付筑牢了質量基石。
跨域增援團全線壓上:領導組織協調,抽調綜合管理部、科技發展部、科研生產部、質量技術部等職能部門人員及前沿材料室技術人員、其他產線生產檢驗人員組成“特戰隊”,輪番上陣記錄數據,與表處中心的伙伴共同奮戰。
全力促生產同心協力:當噴涂線深夜積壓時,剛完成氧化任務的易工、岳工、葛工等人主動轉戰支援;檢驗寧工、方工、鮑工、黃工組成“多維質量鎖”,接力合作完成產品檢驗,最終實現產品的如期交付。“屏蔽能手”葛工忙完本崗后站在涂膠工作區,用纖纖巧手幫助伙伴校準膠槍軌跡;“萬能”吳工是哪里需要奔哪里,產線各處都能看到他忙碌協作的身影。
“這不是簡單的加班,而是一場全員參與的保供會戰!”中心負責人蹤工在晨會上動情地說。那些凝結在工裝上的鹽霜、灼刻在檢測報告里的數據、回蕩在深夜車間的設備轟鳴,共同匯聚成新材料院攻堅克難的錚錚誓言——全員奮斗,誓保交付!